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曾经作为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呈现一派太平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 . 颔联书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 . 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 . 尾联描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滑滑的流水。
    2. (2) 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请结合诗句谈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3.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B . 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耳目应接不暇,气象阔大。 C . 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以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D . 颈联转写蜀中民情, “汉女”“橦布”“巴人”“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4. (4) 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