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八上·萧山期中) 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 , 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德:品质。⑤祥:吉祥之兆。⑥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 石             奇山水,天下独绝 B . 铭曰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C . 明年黄州         每晴初霜旦 D . 砚不复得         二石兽于水中
    2. (2)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块石砚是苏轼小时候,和一群少年玩游戏时无意间发现的。 B . 苏轼的父亲认为这是他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C . 苏轼想要借这块石砚,来告诫自己,要保持初心不改。 D . 苏轼的这块石砚形状有缺陷,所以他不太在意,以至于丢失在被贬官的途中。
    3. (3)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并翻译句子(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4. (4) 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