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之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柬缚。唐朝诗人李贺要在这柬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论文字下乡》)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字的“走样”,指的是文字所要传达的情意与最终所要表达的情意能够全部吻合。 B .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会引起他人的误会,因而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C .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会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从而束缚人们对情意的表达。 D . 表情、动作、声音、文字都是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只是后二者比前二者更为直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二段将文字和语言作比较,证明了使用文字时讲究文法和艺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B . 第五段例举李长吉呕心沥血苦吟的典故,旨在论证的是人们的传情达意为语言所束缚。 C . 文章从文字的缺陷和乡土社会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乡土社会舍弃文字的缘由和依据。 D . 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进一步说明了乡土社会无需文字的现实合理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利用文字进行写作时,如果能够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就可以做到完全地传情达意。 B . 因为当下传真技术能够让人们超越时空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所以文字不再为人们所用。 C . 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强调教会乡下人识字是远远不够的。 D . 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能够直接会意,就显得语言表达是多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