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二下·长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________,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________的当下,必须________、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与时俱进  司空见惯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B . 与时俱进  屡见不鲜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C . 突飞猛进  司空见惯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D . 突飞猛进  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 . 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 . 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D . 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 .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 .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溢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 .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二、情景默写
  • 2.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名句名篇默写。
    1. (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女的弹奏像仙曲一般让听者耳朵清明的两句诗是:“”。
    2. (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两句描写昔日琵琶女在演奏后,受到京都豪富子弟竞相追捧的场景。
    3. (3) 荀子在《劝学》中,用了两个比喻从正面论证坚持而不放弃的重要性,除“驽马”一喻外,另一比喻的句子是“”。
    4. (4) 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所有方面都比弟子贤能,二者的区别只是因为“”。
三、其他
  • 3.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低眉手续续弹   

    坐促弦弦转急

    ③金砺则利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⑤作《师说》以

    ⑥二儿故琢钉戏,了无

    ⑦钟毓、钟会少有

    ⑧道闻民有在草不子者

    ⑨强者之以德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廷试日,太宗见其辞气俊辩,擢置甲科。昌言知天雄军,大河贯府境,豪民峙刍茭图利,诱奸人潜穴堤防,岁仍决溢。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径取豪家廥积以给用,自是无敢为奸利者。属澶州河决,流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土增堤。数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进。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太宗手诏褒谕之,召拜给事中、参知政事,俾乘疾置以入,即赴中书。时京城连雨,昌言请出厩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备敌,马不可阙。昌言曰:“塞下积水,敌必不至。”太宗从之。未几,王小波、李顺构乱于蜀,议遣大臣抚慰。昌言独请发兵,无使滋蔓,廷论未决。会嘉、眉连陷,始命王继恩等分路进讨。昌言摄祭太庙 , 宿斋中,因召对滋福殿,复赞兵计,遂遣使督继恩战。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咸平三年,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有言门资官不宜任亲民,昌言手疏,以才不才在人,岂以寒隽世家为限,遂罢其议。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令左右巡使分领之。会知审刑院赵安仁、判大理寺。韩国华断狱失中解职,昌言因上言:“详断官宜加慎择,自今有议刑不当,严示惩罚,授以远官,若有罪被问不即引伏者,许令追摄。又天下大辟断讫,皆录款闻奏,付刑部详覆,用刑乖理者皆行按劾。”从之。会孟州民常德方讼临津尉任懿以贿登第,事下御史,乃知举王钦若受之,昌言以闻。钦若自诉,诏刑昺覆按,坐昌言故入,夺官。

    (节选自《宋史·赵昌言》,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 B . 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 C . 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 D . 昌言怒曰/府城将垫人民/且溺/汝辈食厚禄/欲坐观耶/敢不从命者斩/众股慄/赴役不浃旬/城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廷试,即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B . 太庙是帝王祭祖的宗庙。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C .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隋唐以后则以侍郎为三省各部掌管的副职。 D . 大理寺负责掌管刑狱案件审理。宋朝的大理寺分左右寺,右寺审理京师百官的刑狱。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昌言文辞出众,掌管有方。太宗因为他的文章论辩有力,提拔他录在甲科;他掌管天雄军时,面对强横的人毁堤自利,便命令取走豪民家贮藏的干草以供使用。 B . 赵昌言临事果断,处事有远见。面对佐役禁卒不肯听命担土固堤,他以斩首威逼,驱使他们服役;蜀地叛乱,他反对派大臣安抚,此建议在嘉州、眉州接连失陷后,才得到真宗的同意。 C . 赵昌言重视真才,任人严谨。针对门资官不宜担任地方官的说法,他上奏提出是否有才取决于人;他主张应慎重选择详断官,判案不当要严示惩罚,授任远地做官。 D . 赵昌言刑法严明,多谋善断。他提议罪行都应交付刑部详细审核,用刑违背理法的应该被弹劾;后向皇帝禀告王钦若受贿,赵昌言因故意歪曲事实,被夺去官职。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属澶州河决,流入御河,涨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负土增堤。

      ②先时,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议请准故事。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写诗人因眼疾不能读书,因春泥无客来访,而深感寂寞。 B . 春末时节白日并不长,诗人用“长”字表明自己寂寞无聊和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C . “且绕栏杆一百回”以质朴的语言、略带夸张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诗人形象。 D . 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照应题目“旅怀”,表达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
    2. (2) 周必大评论杨万里诗“状物姿态,写人情意”,请找出诗中以状物姿态写人情意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六、现代文阅读
  • 6.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之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柬缚。唐朝诗人李贺要在这柬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论文字下乡》)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字的“走样”,指的是文字所要传达的情意与最终所要表达的情意能够全部吻合。 B .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会引起他人的误会,因而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C .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会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从而束缚人们对情意的表达。 D . 表情、动作、声音、文字都是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只是后二者比前二者更为直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二段将文字和语言作比较,证明了使用文字时讲究文法和艺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B . 第五段例举李长吉呕心沥血苦吟的典故,旨在论证的是人们的传情达意为语言所束缚。 C . 文章从文字的缺陷和乡土社会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乡土社会舍弃文字的缘由和依据。 D . 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进一步说明了乡土社会无需文字的现实合理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利用文字进行写作时,如果能够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就可以做到完全地传情达意。 B . 因为当下传真技术能够让人们超越时空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所以文字不再为人们所用。 C . 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强调教会乡下人识字是远远不够的。 D . 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能够直接会意,就显得语言表达是多余。
  • 7.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富足的物质生活导致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健康隐患对居民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

    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经超过瘦子,而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均在上升。对于肥胖和超重的青少年来说,饮食习惯仍然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原因。首先,不吃早饭。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吃早饭的比例在逐渐降低:7-12岁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可达95.7%,但16-18岁的青少年吃早饭比例则下降到了90.7%;其次,爱吃夜宵。吃夜宵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提升:7-12岁青少年吃夜宵比例只有9.7%,但16-18岁青少年则高达23.8%。常吃宵夜的孩子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长时间则引起肥胖。

    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仍然缺乏有效应对肥胖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

    (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有删改)

    材料二:

    图1:中国超重率与肥胖率统计

    图2:中国肥胖情况分地域分析(港澳台除外)

    (选自《十九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应对日益凸显的国民肥胖问题》)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居民健康促进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坚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上工治未病。”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以预防为主,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重视重大疾病防控,重视少年儿童健康,重视如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此外,要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 、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

    (选自《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图l可知,自1992年到2015年,我国人口的肥胖率与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 B . 由图2可知,地域不同,肥胖率也存在差异,并且北方肥胖率高于南方肥胖率。 C . 图1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超重率约为30%,是1992年超重率的两倍多。 D .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肥胖率,按所在省份所在位置自北向南依次递减。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叶刀》2016年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 B .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计委的数据表明,解决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第一要务。 C . 物质生活富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不吃早饭、爱吃夜宵导致我国肥胖率不断上升。 D . 材料三强调“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表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重要作用。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继续促进居民健康事业发展。
  • 8. (2020高一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

    沈从文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玉姓原本是旗人,菜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菜。玉太太和她的儿子靠卖菜过日子,从此玉家菜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菜园二十亩地,除了白菜还种了不少其他蔬菜,使本城人一年任何时节都可得到极好的蔬菜。玉太太还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根、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也便因此,收入数目不小。十年来,因祸得福,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本地新兴绅士阶级,因切齿过去旗人的行为,极看不起旗人,如今又是卖菜,很少同这家来往,但这人家却依然受人相当尊敬。

    夏日薄暮,玉太太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儿子侍立在身边。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好诗。

    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做母亲的备了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①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我想读点书。”

    “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吟诵玉太太写的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家产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一九二九年夏

    1. (1)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文中划线①句中的“大坟”是一种隐喻和象征,形成对后文的一种暗示。 B . 文中划线②句采用语言描写,玉太太表面上同意儿子去北京,实际上是想阻拦儿子,不让他离开家,留在自己身边。 C . 本文笔意清淡柔和,透着一缕淡淡的哀愁,但却不缺乏平和幽远的深韵,读来如一首抒情诗回味无穷,余音袅袅。 D . 本文最后一段“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着人物悲惨的命运,预示着玉太太的悲剧结局。
    2. (2) 简要分析玉太太形象特点。
    3. (3) 小说以“菜园”为标题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
七、材料作文
  • 9. (2021高一上·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受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读书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受教育途径。有人认为,读书使人获得知识、智慧和文化乃至形成教养,但有人却又告诫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读书热”兴起的今天,我们该怎么看待读书问题呢?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其一,写一篇议论文。

    1)开卷有益

    2)开卷未必有益

    要求:文体明确,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