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0九上·张家港期中) 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从微观认识物质的构成。

    为探究水的组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c中加水(含少量硫酸钠,增强导电性)至充满管a和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a、b管内分别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实验探究与结论)

    1. (1) a管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2. (2)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a、b的尖嘴口处,打开活塞,在b管尖嘴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理论上a、b两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4. (4)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5. (5) (二)从实验揭示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

      (问题情景)在课堂上老师给大家做关于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都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图1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

      图2实验中,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试纸条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 (6) 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7. (7)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且图2装置中的气球可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