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八上·龙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我心里想着:兰花开了,春天应该也就来了。

    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到有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终于,在这个美好的清晨,等来了它的花开香溢。

    我爱兰花,与其说是迷恋它淡淡的香气,倒不如说是它蕴含着的淡雅诗意让我沉醉。

    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

    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

    毕竟,兰花都开了,明媚的春天还会远吗?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10日第20版,选文有删改)

    1. (1) 文章第(14)段写道:“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作者笔下的兰花具有怎样的秉性和情操?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 (2) 品味下面句子,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②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

    3. (3)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③④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 (4) 文章结尾说:“毕竟,兰花都开了,明媚的春天还会远吗?”结合全文,分析这个结尾的妙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