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人情往来渗透于人们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常常被当作一种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资源进行互换。人情一般都是在非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进行的,并在这种非等价交换中反反复复,使得这种人情交换旷日持久地持续下去,村民之间依赖这种人情关系不断地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但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开放和流动的社会环境,使乡土村民社会关系的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利益上的相互关系及其极端重要性。虽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村民们的交往行为依旧按照人情的规则在互惠往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交往活动中的经济利益交换成分却在逐渐增加。费孝通认为,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发达,乡土社会关系之间的经济利益交往也会越来越频繁。人和人之间单靠人情难以维持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乡土社会关系也就会随之变得理性化、功利化,目的性增强,渐渐失去其本有的温情的一面。

    (摘编自刘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土社会关系的变迁》,有删改)

    材料二:

    图1 过年开销大头主要在哪方面?   

              

    图2 春节花费有没有给你带来压力?

    (摘编来自罗芳菲《过个年预计花多少钱?人情支出成最大花费》)

    材料三:

    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因为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这个自给自足的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以村落为生活单位的乡村社会,依靠以乡情为纽带维系着它的正常运转。乡村社会村落聚居的生存状态,使农民在这个相对狭小的环境中很易于彼此熟识,即使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乡土社会的乡情因素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地调和或者说超脱于这些纷争之中。此外,以祠堂宗族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使这种关系迥异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一旦这种类似于乡情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农民们的社交关系也便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失去这种有效的约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面临着信任缺失和秩序混乱的危险。

    (摘编自魏韬《白鹿原:失落的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四: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宗法传统的社会,人们生活在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教规范网络中,根本无法衍生出个人的权利、独立的人格。“梁漱溟在把中国的社会系统同西方的社会系统进行对比之后断言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的,也不是社会本位的,而是关系本位的。”(《金耀基自选集》)其中关系本位其实就是家族本位、集体本位。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主体地位被淹没在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洪流之中,从而无法产生以个人独立、社会自主为基础的契约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契约主要是作为一种经济范畴起作用,因其领域狭小不可能对整个社会关系发生全局性影响。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换成市场经济体制,遵循的是“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变规律。但由于契约文化的先天不足,我国当前只重视私人契约而不重视社会契约,只重视契约的微观分析而不重视契约的宏观研究。由此可看出中国市民社会文化特征的不完整性。

    (摘选自龚玉伟《析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人情关系仍然是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我国的传统社会规范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B . 传统的充满亲情和温情的走亲访友逐渐与经济利益挂钩,这反映出市场经济对人情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C . 人情支出在过年开销中占据了大部分比重,这让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感到有经济压力,但又不得不参与其中。 D . 超过八成的调查对象对春节开销感到有压力,说明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春节消费能力并未达到应有的平衡状态。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村民之间依赖一般都是在非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反反复复进行的人情关系,不断地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 B . 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乡土社会的相对封闭的性质,乡村社会依靠乡情维系着它的正常运转。 C . 在中国社会系统中个人的主体地位被淹没在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洪流之中,从而无法产生学契约文化。 D . 由于契科约文化的先天不足,我国只重视私人契约,只重视契约的微观分析而不重视契约的宏观网研究。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开放和流动的社会环境,也使得社会关系变得理性化、功利化,逐渐改变了人们交往的行为规则。 B . 随着经济利益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逢年过节请客送礼不可避免地成为维系人情往来的必要行为。 C .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意味着维系传统社会正常运转的乡情纽带已经受到了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D . 人们重视私人契约而不重视社会契约是数千年遵循“三纲五常”的结果,这决定了传统社会规范无法衍生出个人的权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