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1高三下·苏州开学考)   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 (2) 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
    3. (3) 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有网友建议派10万“浙江鸭”前往增援,专家未予采纳。请推测其理由是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
    4. (4) 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填“升高”或“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型蝗虫。若一只粉红椋鸟每天摄入蝗虫约180只(约含能量2870kJ),假设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且粪便量很少,则该鸟正常情况下从中获取的能量值(填“大于”、“等于”、“小于”)574kJ。
    5. (5)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

      ①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②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③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④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