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萍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西昌4月1日电(李国利、钱铃奇)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

    天链二号01星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飞行。

    (摘选自《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 2019-04-01  新华社)

    材料二:

    材料三:

    可以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火箭技术的不断跨越,带动基础工业和材料科学不断进步。

    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例,在此之前中国火箭直径是3.35米,而长五火箭的直径为5米。虽然只多了1.65米,研制人员却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国各地工业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绿色环保,也是中国航天人将运载火箭技术转为民用的一个关键词。新一代运载火箭不仅能力强、技术新,而且采用了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实现了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转型。随着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先后登场,以及未来还将研制的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绿色环保推进剂将成为中国火箭的主流能源。

    完成48次国际商业发射,中国火箭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回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包括中国航天不断开放、走向国际市场,使“长征”真正成为响当当的国际品牌。

    1985年10月,中国向世界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中国航天从此踏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已完成了48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56颗国际商业卫星,并向国际客户提供17次搭载发射服务,发射了20多个国外小卫星/载荷。

    运载火箭是航天技术的核心基础,发射次数代表一个国家的航天规模与实力。在世界上,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次数位居第三,发射成功率属世界一流而非世界第一,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后,研制成功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亚轨道太空旅游将成为现实。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支持,并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充足的运载能力。2040年前后,航天运输工具能够有效支持大规模的空间资源勘探和开发,小行星采矿和空间太阳能电站有望成为现实。到2045年,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建设有望成为现实。

    (摘编自《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2019-04-01 《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 B .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中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B是具有4个助推器的串联和并联组合的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 C . 40多年间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逐年大幅提升。火箭技术实现更新换代的发展史,也是我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D . 2015年长征六号火箭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记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长征火箭实现了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等一系列重大的跨越。 B . 我们积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使得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首位。 C . 自1990年4成功发射 “亚洲一号”至今,中国已完成了48次国际商业发射,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 D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00次发射任务,把500多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了闪亮的中国名片。
    3. (3) 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如何能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