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后,疆域北自辽东,南到象郡、数千里滨海。秦朝以后,大部分王朝都保持着漫长的海岸线。如何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对于历代王朝和民众而言自然成为重要问题。
在官方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作为“天下”的地理构成,陆地与海洋是关联的整体。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秩序,即“中国四夷”与“九州一四海”的对应。在“天下”秩序的解说下,海洋处于陆地的次属地位。这也体现了立足内陆的王朝是从陆地视角认识海陆关系的。苏轼从惠州贬到海南,被视为加重处罚。苏轼看到琼人姜唐佐好学,便以“沧海何尝断地脉”的诗句称赞之,亦可见他所具有的陆地本位思想。
先秦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王朝从海洋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是盐利,而盐户和盐业的管理不过是农业和农业管理制度的延伸。民众长期被附着于陆地,严禁出海。唐朝虽然被视为十分开放的时代,但唐代不向本国人开放海洋,所以鉴真东渡不得不一再偷渡。唐代从海路来华的外国商人规模不小,统治者可以从他们手中采买海外珍宝。但并没有制度将贸易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在“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下。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而禁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脱逸出赋役和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对提供赋役的人、地实行封闭管理,将海洋拒斥于陆地之外。成为大部分王朝的政策取向。
海洋被拒斥的局面,在宋元时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宋元时鼓励民众出海贸易,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度,实现了与海商的共利分利。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王朝的统治基础。这是汉唐所未曾有过的观念和认识。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元时期。
民间的海洋经济一直潜滋暗长。一方面,海外来华贸易、通使,联通着陆地与海洋;另一方面,政府禁令并不能杜绝数千里海岸线上的私自出海。中国沿海乃至内陆的丝绸、陶瓷等物品,以及海外物品在海陆间流动。在中国滨海地区人群的认识里,海洋与陆地同样是其生计空间,并无水陆限隔。他们的三种生计方式——渔业、海盐和航行,都存在结构性的短缺,必须依靠海陆融通实现生存。宋代以后,海陆融通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近海市场和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内陆市场、近海市场、海外市场,三个市场逐步融为一体。近海市场联通了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只滨海民众,深处内陆的人们也日益深入地卷入海陆融通的潮流。在海陆关系上,官民差异逐渐消失,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摘编自黄纯艳《互斥与融通:传统中国海陆关系认识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