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1·永州模拟) 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这反映了我国裁培水稻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突变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控制落粒性的基因位于(填“1”或“2”)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不落粒水稻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2. (2) 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填“会”或“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请说明理由
    3. (3) 野生稻成熟后多表现落粒,请说明其生物学意义(答出2点即可)
    4. (4) 水稻的紫粒和白粒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或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人员将纯种紫粒和白粒水稻杂交,F1全为紫粒,F1自交后提取F2中结白色籽粒的6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标记进行体外复制后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假设实验过程无突变发生)。

      ①推测白粒基因和白粒亲本4号染色体SSR标记均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

      ②3号和58号单株出现特殊的体外复制后电泳结果,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