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子细胞 | 原因分析 |
A | aa→Aa | 有丝分裂前期发生显性突变 |
B | AaXBY→AaXB、AaXB、Y、Y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未分开 |
C | XbY→XbXb、0、Y、Y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
D | AaXBXb→AaXBXB、Aa、Xb、Xb | 减数第一次、第二次分裂均异常 |
① 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 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③ 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④ 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⑤ 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
体,下列哪一杂交组合不能达到目的
实验一:红色甲×黄色丙红色:橙色:黄色=1: 6:1
实验二:橙色乙×红色甲红色:橙色:黄色=3:12: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F1雌果蝇∶正常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4∶12∶2∶6
F1雄果蝇∶正常眼正常翅∶星眼正常翅∶正常眼截翅∶星眼截翅=3∶9∶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亲代 | F1 |
实验一 | 紫色×紫色 | 白色∶紫色=7∶9 |
实验二 | 紫色×白色 | 白色∶紫色=5∶3 |
实验方案 |
预期结果 |
I.转基因玉米×野生型玉米 II.转基因玉米×甲品系 III.转基因玉米自交 IV.野生型玉米×甲品系 |
①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1 ②正常籽粒:干瘪籽粒≈3:1 ③正常籽粒:干瘪籽粒≈7:1 ④正常籽粒:干瘪籽粒≈15:1 |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量极少的原因。
实验思路:让表现型为的雌雄植株相互交配,得到 F1 , F1随机传粉得到 F2 ,统计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记录。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不考虑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①当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基因 A、a与 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当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则基因 A 和 b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 和 B 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组别 |
总株数 |
可育株 |
不育株 |
||
高秆 |
矮秆 |
高秆 |
矮秆 |
||
测交组合一 |
321 |
0 |
152 |
169 |
0 |
测交组合二 |
5 216 |
32 |
2 538 |
2 632 |
14 |
以上结果说明,不育基因与高秆基因F1.(位置关系)。可以利用小麦的高矮秆性状进行不育株与可育株筛选,请阐明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①推测白粒基因和白粒亲本4号染色体SSR标记均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
②3号和58号单株出现特殊的体外复制后电泳结果,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