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
  • 1. (2021·重庆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就是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 21世纪以来,聚焦于减贫,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课题。但人们发现,越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阶段,市场就越消极。贫困地区往往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甚至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在整体分配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创造性地拓展了“益贫市场机制”,为解决绝对贫困“最后一公里”这一“准公共物品”,充分发挥了“有为政府”发动、组织、指导减贫的顶层设计作用,通过提高资源的调动性和可利用性等方式影响资源分配,成为精准减贫领域必不可少的“赋能之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互促。

    注:益贫,有益于解决贫困,实现减贫与发展互益。

    材料二 如何减贫被公认为人类面临的行为难题,很多构想完美的减贫设计,在实践中遭遇挫折。中国反贫困理论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科学对待世界上各种减贫设计,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探索建立起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等七个方面。这一制度体系历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淬炼过程,正是沿着科学的路径指引,中国减贫最终实现了“人间奇迹”。在全球还有数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于2021年 2 月25 日正式宣布消除了绝对贫困。

    伟大理论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减贫过程中,突破了多项世界共同难题:“主动浇灌“贫困人口,为“涓滴效应”开启新思路;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稳定脱贫成果,打破减食越往后越步履艰难的成规;划定区域贫困治理重点,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消融“贫困板结现象”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成功范本。

    材料三  脱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某地三个乡镇实现全面脱贫后的基本情况是:

    A镇

    靠近城市,地势平坦,农产产业化初具规模,但缺乏核心龙头企业。

    B 镇

    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地,水蜜桃生产基地,但生产规模小,交通不便捷。

    C 镇

    地处大山边缘,高速公路下道口。药材丰富,村居古朴,是民族画的发源地。

    1. (1) 藉此有人认为,“益贫市场机制”说明,越到消除贫困的攻坚阶段,公平越是挤占了效率的机会。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予以简要评析。
    2. (2)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意蕴。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为什么能?试用哲学的社会作用加以说明。
    3. (3) 脱贫地区在脱贫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找准突破口。结合材料三,在 A、B、C三个乡镇中任选两个,为其提出实现振兴的具体措施并阐明经济学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