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1届高三政治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31 浏览次数:7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重庆二模)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与分析一致的是(  )

    ①居民收入与生活必需品需求关系    ②居民收入与高档耐用品需求关系

    ③企业财政补贴额与生产扩大关系    ④某市发放消费券与经济复苏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1·重庆二模)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2020年1-8月,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超过1700亿元的社会资本,同比增长28%。中央企业引入社会资本(  )

    ①利于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性      ②完善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③促进了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发展      ④能改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1·汕头模拟) 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下列选项中对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推导正确的有(  )

    ①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②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③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产业升级

    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支持绿色消费、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1·重庆二模) 近五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基本情况见下表。

    2017-2021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及占比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规模(万亿)

    2.38

    2.38

    2.76

    3.76

    3.57

    占GDP(%)

    3

    2.6

    2.8

    3.6

    3.2

    注:财政赤字通行的国际警戒线为3%,2020年全球平均赤字率为9.9%。

    由表我们作出的推断可以是(  )

    ①经济规模扩大,财政赤字也会逐步增加

    ②特定时期财政赤字超警戒线的风险可控

    ③财政赤字率高低不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

    ④财政赤字规模影响财政支出方向和比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重庆二模)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 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正式启航,这将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疫后经济恢复。这意味着(  )

    ①域内国家能够克服贸易保护,形成较为统一的自由贸易规则

    ②东亚区域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具有完善的制度性保障

    ③区域内部市场韧性增强,能形成域内生产、流通和消费循环

    ④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产能能激发域内贸易创造和投资促进效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1·重庆二模)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是“中国和合文化之乡”。在当地司法局组织下,陆续在 195个村建成以和合传统融合法治、德治与自治的“和合说事工作室”,延请乡村中有威信的人为调解员,排解各类矛盾纠纷,效果显著。“和合说事工作室”(  )

    ①便于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素养

    ②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活力,展现了基层治理新样态

    ③拓宽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创新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④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提高了基层政权的威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1·重庆二模) 下图漫画《被问责》中对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启示是(  )

    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②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

    ③消除放管服隐形阻碍

    ④提高监管机关办事效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1·重庆二模) 2020年9月16日,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旨在(  )

    ①更好实施党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激发民营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

    ③尊重民营经济人士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④增强党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力,共筑中国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1·汕头模拟) 2021年2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坚持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合作原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合作原则的世界意义在于(  )

    ①国家间均衡发展是全球治理的首要目标

    ②合作可以超越不同意识形态、文化背景

    ③坚持多边主义,完全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共同利益是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核心要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1·重庆二模)     加深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她再次流行起来。回答下列小题。
    1. (1) 大型历史剧《大秦赋》自2020年底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尤其是历史爱好者追捧。该剧在当下视听语言加工下,呈现出历史丰富而多元的样态,是一部描绘从秦国走向秦朝光辉时刻的历史长诗,也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生活画像。《大秦赋》的成功表明(  )

      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再现传统历史文化必须借助大众传媒载体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以跨越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根植于实践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2020年“十一”期间,一股“西北风”带来敦煌在疫情后的最热旅游季,从敦煌时装、“敦煌诗巾”、流量明星滑板到敦煌定制版雪糕……敦煌文创成为继故宫文创之后又—个热点。敦煌文创热(  )

      ①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②有助于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标志我国传统文化已经实现现代化表达

      ④表明文化的价值在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1·重庆二模) 继“嫦娥五号”怀揣月壤返地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后,2021年2月5日20 时,“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并传回火星图像,这是中国探测器首次拍摄到火星图像。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我国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这表明(  )

    ①“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已初具自觉能动性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探测器能自主执行指令

    ③科学研究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太空探索将更为广阔

    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精准地把握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1·重庆二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有两个特点:一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下列表述与材料揭示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②逆全球化思潮下我国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

    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④重要领域被“卡脖子”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1·重庆二模) 某市注重电子信息产业空间重塑,“减的是园区数量,增的是企业关联;减的是‘一刀切'政策,增的是差异化发展空间;减的是各种不便,增的是产城融合”,产生了很强的集聚效应, 2020年全产业营业收入已突破万亿元。该市“一减一增”(  )

    ①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②根据规划需要建立了产业发展的新联系

    ③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系统优化,科学发展

    ④促成产业发展过程中矛盾主次方面转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1·重庆二模) “时代楷模”张桂梅,40余年扎根滇西深度贫困山区,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知识改变命运,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这告诉我们(  )

    ①国家和社会的肯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③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

    ④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之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5. (2021·重庆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最伟大的世界故事之一,就是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 21世纪以来,聚焦于减贫,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课题。但人们发现,越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阶段,市场就越消极。贫困地区往往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甚至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在整体分配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创造性地拓展了“益贫市场机制”,为解决绝对贫困“最后一公里”这一“准公共物品”,充分发挥了“有为政府”发动、组织、指导减贫的顶层设计作用,通过提高资源的调动性和可利用性等方式影响资源分配,成为精准减贫领域必不可少的“赋能之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互促。

    注:益贫,有益于解决贫困,实现减贫与发展互益。

    材料二 如何减贫被公认为人类面临的行为难题,很多构想完美的减贫设计,在实践中遭遇挫折。中国反贫困理论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科学对待世界上各种减贫设计,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探索建立起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等七个方面。这一制度体系历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淬炼过程,正是沿着科学的路径指引,中国减贫最终实现了“人间奇迹”。在全球还有数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于2021年 2 月25 日正式宣布消除了绝对贫困。

    伟大理论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减贫过程中,突破了多项世界共同难题:“主动浇灌“贫困人口,为“涓滴效应”开启新思路;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稳定脱贫成果,打破减食越往后越步履艰难的成规;划定区域贫困治理重点,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消融“贫困板结现象”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成功范本。

    材料三  脱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某地三个乡镇实现全面脱贫后的基本情况是:

    A镇

    靠近城市,地势平坦,农产产业化初具规模,但缺乏核心龙头企业。

    B 镇

    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地,水蜜桃生产基地,但生产规模小,交通不便捷。

    C 镇

    地处大山边缘,高速公路下道口。药材丰富,村居古朴,是民族画的发源地。

    1. (1) 藉此有人认为,“益贫市场机制”说明,越到消除贫困的攻坚阶段,公平越是挤占了效率的机会。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予以简要评析。
    2. (2)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意蕴。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为什么能?试用哲学的社会作用加以说明。
    3. (3) 脱贫地区在脱贫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找准突破口。结合材料三,在 A、B、C三个乡镇中任选两个,为其提出实现振兴的具体措施并阐明经济学依据。
  • 16. (2021·重庆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 2021年3月5日电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 5日应询指出,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民进党当局惯于恶意操弄香港事务,乱港谋“独”,用心险恶,不会得逞。

    有记者问,根据议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民进党当局对此说三道四,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朱凤薄在答问时作上述表示。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台办发言人作出上述评论的理由。

  • 17. (2021·重庆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把党的历史放到中华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来考察,运用大历史观来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材料二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 50多名党员的小党,历经百年岁月风雨洗礼,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而坚强有力的世界第一大党。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35年,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1956年,党的八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辛探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十二大到十七大,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夺取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正在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努力前行。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