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张家界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材料五:      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 (1) 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商鞅变法有何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一变革有哪些积极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维新派的目的是什么?
    4. (4) 针对材料四中“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5. (5) 材料五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