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置身松树挺立的茫茫林海,人们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荒僻苦寒之地。塞罕坝林场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达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3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3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四面八方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
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刘海莹和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领奖。陈彦娴说:“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摘编自《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人民日报》2018年12月8日)
材料二:
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建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动,还是项举世震撼的伟大事业。
塞罕坝林场有句老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辛奋斗到现在的第三代塞罕坝人拼搏发展,在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人对于林海的向往,对于绿色海洋的执着追求。现在的塞罕坝可以用“美、绿、香”来形容,它是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国家使命,忍受生理心理极限之后,给外人、给后世留下的万顷林海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
巴尔扎克曾说过:“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老一辈的塞罕坝人没有电,没有娱乐设施,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正是在精神匮乏的时候,也最是考验人的时候。听从党的召唤,迎难而上,矢志不渝,阻断沙源,修复生态……成了人们的精神信念,他们立下了拼在当下、搏在未来的誓言,科学运用各种研究成果,靠着塞罕坝人的独特精神将万亩沙源治理成了片片绿洲。这是塞罕坝精神的胜利,更是塞罕坝人战胜自己、完成党交给任务的胜利。
(摘编自长城网《沙海铸魂林场人,绿洲圆梦塞罕坝》
材料三:
防沙治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要求遵循自然和生态规律,要特别注意防止不讲科学、蛮干、“瞎指挥”等行为,因此,在《防沙治沙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防沙治沙科学研究工作,50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造性地试验,成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为了做好防沙治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防治荒漠化监测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各重点治沙省、自治区也加强了本省、自治区的科研力量,西北林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建立了有关治沙方面的专业,每年为防沙治沙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加强了各地方的治沙工作力度。
(摘编自《〈防沙治沙法〉科技内涵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