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德,是彰显于天下的大德,这种大德乃是对人的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所形成的。人的善本性是对天地万物之道的秉承和体现,因而明德乃是与天地万物相通之德、天人合一之德。

    “德”作为道德概念出现于殷商西周之际,但“德”的观念源远流长,在《易经》中就包含着深刻“道”与“德”的意蕴,它充分体现了中华先民将德莫基于道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就是明德的传统基因。在《尚书》中,“明德”之“明”既作动词用,也有名词的含义。作为动词,明德意指彰明道德,而作为名词,明德的意思是得到彰明的道德。《大学》中讲的“明明德”指的是要将得到彰明的道德广布于天下,即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凝练于其中的基本精神数千年来熠熠生辉,不断发扬光大。它具有以下特点:

    “崇道贵德”精神。中国文化把道视为万物的本根,这种道就是终极实在,是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真理和终极价值。“德”是指对道有所得,即“得”。这种“得”首先是并主要是生命对道的获得,或谓之“天赋之得”。因为有这种先天的禀赋,人后天才能对道有所领悟以至得道。在儒家看来,相对于这种“天赋之德”,对道的领悟、体认和践行之得,可称之为“人为之德”。万物都尊道贵德,人作为万物之“贵”,更应如此。因此,人应该识道、得道、行道,使自己成为有德(得)之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尊崇道、珍视德。崇道贵德充分体现了明德的民族特色。

    “自强不息”精神和“厚德载物”精神。这两个命题出自《象传》对《易经》中乾卦和坤卦卦辞的解释。自强不息表达的是道德之人(君子)应追求的乾(天)之德。其基本含义是天道刚健,运行无忒,君子要效法天道,终生自勉前进,不停地发愤图强。自强不息作为一种内心信念和价值要求,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厚德载物表达的是君子应追求的坤(地)之德。其原意为大地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修养厚实的德性,包容万物又载养万物,以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与“自强不息”侧重于强调个人和民族自立自强不同,“厚德载物”更强调个人和民族要有宽厚友善的道德品格和广阔胸襟。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是明德的实质内涵,它们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相互激励,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两大支柱。

    “明明德于天下”精神。这是《大学》提出的“大人之学”的宗旨和目标,它是一种从修养身心到仁爱他人、从格物到至善的立体追求。“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人内心中得到彰明的德性。而一个人明明德不仅是为了自己具有德性品质,而且是为了爱人,即所谓“亲民”,而爱人正是明明德的体现。个人的德性品质和爱人行为达到的完美境界,就是至善。因此,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在德性和德行方面都追求尽善尽美,使个人彰明的德性见诸德行,惠及他人、民众直至万物,达到“民胞物与”的崇高人生境界。明明德于天下鲜明表达了明德的实践要求。

    (选自江畅《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4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道德概念的“德”出现于殷商西周之际,中华先民奠基于道德观念的“德”是“明德”的传统基因。 B . 儒家强调“崇道贵德”,主张作为万物之“贵”的人应该识道、得道、行道,这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C .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虽对立存在,但它们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相互激励。 D . 《大学》提出的“大人之学”,就是要“明明德于天下”,使人达到“民胞物与”的崇高人生境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阐述“明德”的内涵并分析其与人的善本性之间的联系,引出下文的议论。 B . 文章围绕“明德”这个中心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突出了“明德”精神的发展变化。 C .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援用一些文献资料阐释“明德”的基本精神,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 . 文章按总分结构行文,先提出论述对象,接着进行分析和论证,层次清晰,思路连贯。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德源远流长,只要从传统价值观中汲取滋养,就能创造性地把明德发扬光大并无愧于后世地传承下去。 B . 在对道的获得和领悟方面,“人为之德”比“天赋之得”更进一步,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需要做到明明德于天下。 C . “明德”作为一种基于道的德,实质上是古代中国价值观的内核精神,它体现在中国封建时代的价值观之中。 D . 明明德是一种道德理性的自觉,目的是在我国道德建设中强调个体要有宽厚友善的道德品格和广阔胸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