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1·海淀模拟) 云南省的哈尼梯田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但传统梯田种植的红稻米产量低,农民收入低。人们采用“稻鳅共作”(在稻田里养泥鳅)模式,找到了因地制宜的扶贫攻坚途径。

    1. (1) 泥鳅属于鱼类,因营养价值高,被称为“水中人参”。泥鳅不仅可以用呼吸,这可用肠辅助呼吸。该特点使泥鳅适于在水位较低的梯田中生存。
    2. (2) 本地泥鳅虽然肉质鲜美,但是生来就有的钻泥打洞行为,会破坏梯田,导致田埂坍塌,水土流失。研究者发现了肉质普通但是不钻泥的台湾泥鳅。泥鳅具有钻泥和不钻泥的行为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科学家将这两个品种的泥鳅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泥鳅,既可保护梯田又能满足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进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3) “稻鳅共作”模式在降低化肥、农药施用的同时,提高了稻谷的品质和产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①泥鳅捕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请写出一条与此相关的食物链:

      ②泥鳅排出的粪便相当于施放有机肥,但其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稻根系吸收,需经过稻田里的分解作用进行转化,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综上所述,“稻鳅共作”模式在帮助哈尼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哈尼梯田”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