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三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社会安定,遭受战祸破坏的生产力得到恢复,全国人口开始迅速增加。明代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之风日盛。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福建耕地面积为146259顷,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朝廷统计的耕地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至134226顷。闽南人不得不向外迁移,但福建北部多穷山恶水,移民的空间不大。因此,“贩洋取利”便成了闽南人“下南洋”的重要推动力。……促使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殖民者东来所带来的商机。

    ——摘编自庞卫东《“下南洋”与“走西口”——闽商与晋商比较研究》

    材料二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向“安土重迁”的中国农民却连绵不断地爆发出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现象。沿海地区率先实施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三来一补”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及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吸引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因素。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政策经历了从最初限制流动到允许流动,从控制盲目流动到规范流动和实施有序化流动,直至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一体化。“民工潮”同大包干一样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的又一次解放,“民工潮”的实践证明其对社会的贡献是历史性的。

    ——摘编自栾敬东《“民工潮”的成因及社会经济影响深层探析》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闽商“下南洋”的原因及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工潮”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