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丝绸之路线路图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和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大通道。大量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的辉煌。
汉金花球串饰 (广西合浦出土) |
五代越窑鹦鹉纹粉盒 (浙江余姚出土) |
元基督教四翼天使墓碑石(福建泉州出土) |
金花球共出土5个,其焊接工艺源自印度、古希腊迈锡尼等地。 |
越窑制瓷技术被传授到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有与此粉盒类似器物出土。 |
该墓碑石上面雕刻有多种宗教的标志,是当时泉州多种宗教并存的见证。 |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因古代中国丝绸的商贸之旅而命名,这条纵横几千公里的商路在几千年间,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穿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还把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传入中国……
——摘编自(美)比尔波特《丝绸之路》
材料四 “胡饼”原是胡人的主食,魏晋南北朝时,“胡饼”传入中原,成为汉人喜爱的面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等副食在汉人中间广泛流行。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南方的荔枝、香蕉等特产闻名北方。北方还可吃到西域的西瓜、葡萄、胡瓜(黄瓜)菌香等蔬果。
——摘编自曹文柱《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五 北魏第一期改革在484—486年间,统治者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485年,北魏发布均田诏令,实行均田制……;490年,北魏统治者继续改革,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下令服装一依汉制,规定汉语为 “正音”,鲜卑语为“北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具体实行上,30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迁都的第三年,统治者下令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A. B. C.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或技术 |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或文化 |
从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物品或技术 |
从北方传到南方的物品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