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 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zhé)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分裂。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 .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 .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 .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B . 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C . 六论,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D . “知制诰”“记注”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 . 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并发出感叹:“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 .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 . 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②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5. (5) 宰相韩琦为什么建议皇帝不要立刻重用苏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