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七上·德庆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材料四: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 (3)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4. (4) 在治理国家方面,韩非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