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材料二:魏主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
(1)
材料一中的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从他的治国思想来看,他应该是战国时期哪个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
-
-
(2)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陷,后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有人认为这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
-
(3)
材料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的是这位皇帝实行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
-
(4)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当今实际,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