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四川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蕴藏着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柢,从时间维度而言,不外楚辞、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其发轫者,非《诗经》莫属。这是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生长的一个重要根源。

    我在《追逐生命的火焰—梅尔诗的一种文本解读》中写道:以“诗”为“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以生命的萌动开篇,是人类历史总结的大智慧。   只要人类还存在,只要生命还在延续,诗歌之花就一定灿烂。诗人从宇宙洪荒与自然景观的混沌中窥见了生命的秘密,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融合中窥见了生命的真谛。

    诗的目的何在?众说纷纭,而其中“诗言志”“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有广泛的基础。进一步,则如孔子教导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一“往”一“来”,倒也是诗的精神之精妙内涵所在。诚圣人言也。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要解决思想、精神、价值等问题。

    这个标准和坐标在哪里呢?庄子宣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空间、时间、周边的一切,都是可取可用的。而从诗歌“风、雅、颂”“赋、   比、兴”看来,理解“文史、文哲、文政”一体化的文化底蕴,深入“做人”与“做文”的深刻思辨,通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体悟,似可理会“诗心”之所依。

    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儒家侧重于解决人与人的问题,道家侧重于解决人与自身的问题,  而佛家则侧重于解决人与内心的问题。“三家”皆博大精深,自有其说,浩浩荡荡,数千年不绝。对于诗歌创作、诗歌作品,动观之,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学;静观之,翠竹黄花,清池皓月,诗性盎然。溯源至极,恐怕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以成为延展性最强的一个答案。

    疑问总是存在,争辩也不可能停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追问始终  牵扯着人们的思绪。喧嚣之后终将走向何处?诗人杜甫断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   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山水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融入其中,即使沧   海桑田,其支撑内核也将明亮不坠,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李发模说,与山水交友不累,与草木谈心最真。这是“诗意的微笑”。“那山水与  我们有缘”,这是一种归宿。诗在山水间,让我们行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选自李裴《诗在山水间》,《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3日16版)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 中华民族思想、人生的根基,通过楚辞、汉赋一直到明清小说等文学样式寄寓在中国文化的文学境界中。 B . 中华文化生长的唯一根源就是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有“风、雅、颂”,手法是“赋、比、兴”。 C . 诗歌之花植根于人类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抒写生命的萌动是人类历史总结的智慧,诗人眼光更是犀利。 D . 通过体悟时空及周边一切来理解文化底蕴,思辨“做人”与“做文”之理,似可理会“诗心”之所依。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端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对诗的精神内涵问题的剖析阐释。 B . 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证,大量援引经典诗文来佐证论点,论据有力,极富有说服力。 C . 对于诗的精神内质,文章首先交代中华文化的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水到渠成地亮明观点。 D . 作者认为与山水草木交友谈心,这是一种“诗意的微笑”,也是诗人同山水的缘分和一种归宿。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诗的社会功能的认知虽然有所不同,但它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观点大致得到人们的认同。 B . 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内涵是“思想纯正”,它的根本是要解决人的思想、精神和价值等问题。 C . 儒道释三家以人为本,虽阐释角度不同,但都博大精深、相互融合摄取,各成体系,各具特点。 D . 对于诗歌创作和作品,虽然每个时代作诗论诗的学问截然不同,但以山水入诗的内核是不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