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

    材料四: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 (2)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