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昆区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朵一朵数流霞

    岁月是一条河,其水汤汤,其浪滔滔,哗啦啦啦如前进的脚步,无止无息地奔流。

    在这河里,分明有一条灵光四射的文脉,贯穿始终。那些志存高远、心系苍生、勤奋努力的作家,他们不断掀起的激动人心的浪花,终会蒸腾而起,成为我们精神天空不灭的流霞,焰火一样辉煌。

    数流霞,从头数。哦,那是隐约可见的甲骨文,那是隐约可见的金文,那是隐隐约约的霞光初露的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接下来,大篆小篆隶楷行书如群莺乱飞,目不暇接。从“关关雎鸠”,到“余幼好此奇服兮”;从“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从“环滁皆山也”,到“气吞万里如虎”;从“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到“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从“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永远是得意的”,到“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到“改霞!你见天黑间往外跑做啥”……炫目的流霞一路流下来,落到风里,草里,水里,窗里,户里,灯里,浸透了我们的每一个早晨和每一个傍晚。

    这流霞入杯可饮,这流霞可浇心田,这流霞出唇就是歌。

    我们好有福呐!先人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硬件有辽阔疆土、高山大河、森林草原、岛屿海峡、珍禽异兽,以及我们一代代人的身躯;软件则是诗和箫,文和剑,诗魂剑气的精神流霞。

    有了这文脉丰盈的流霞,我们的灵魂中就有了美好的景色,我们的生命中就生出了高贵的气息,而正义和良知就扎下了根,就会与我们相伴终生。

    有了它们,就会有雨,就会有雪,就会有三伏的雷响一阵一阵,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会总是生机勃勃。

    我本陕西人,不论走到哪里,一双兵马俑式的眼睛,时时观照陕西。而古都西安,“半城文化半城仙,凉菜里都拌着诗的标点”。这虽是戏谑的自诩,然而文脉浩荡确是事实。老一辈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魏钢焰,每个都是老去了的跋涉英雄。新一代作家中,因为呕心沥血而早逝者的名字有一长串:李佩芝、路遥、邹志安、田长山、陈忠实、王观胜、张子良、蒋金彦、王晓新、红柯,等等。他们都是文学的殉道者,是振动于文形而上的能量,是耀眼的流霞。

    在我眼中,最炫目的那朵是陈忠实。这朵流霞是从灞柳风雪中升起来的,是从柳青的肩膀上升起来的,是从辽阔壮美的白鹿原上升起来的。他是一个格局浩阔的作家。在文学的河里,他一个猛子扎下去,隐身六载,磨砺六载,苦写六载,他在成就《白鹿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人生,被人们称为“关中的正大人物”。

    古人说:“为求一字稳,抢断数根须。”我们通常只惊叹于那些文学大树的伟岸,却不曾看见那大树之下,是捻落的密密麻麻苍苍茫茫的无数枝柯。如果没有吃苦精神,是决然与“作家”二字无缘的。

    现代文学巨匠柳青,也是一个大思想家。他曾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是个十分精辟的论断。大凡有点作为的作家,无不是个愚人。而其中的大愚,是勇于在一片混沌中求真写魂的愚中之愚,他们放弃了尘世中的百般诱惑,与天地精神往来,一心从岩层里开掘元气,令历史的天空为之一亮。

    无数优秀的作家已经走了,我们头上流霞如水,如火,如旗,我们传承着他们的精神,汲取着他们的创作经验,向前走去。路上有树有鸟,有春天的禾苗,风正好,气融而情畅,山高水长。当我们累了的时候,当我们文思滞塞的时候,都应该抬起头来,看看天空中那些飘逸的流霞,作一次身心的洗礼,然后挥挥手,继续前行。

    (作者:刘成章有改动)

    1. (1)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流霞”的内涵。
    2. (2) 请简要品析第(4)段的作用。
    3. (3) 联系上下文思考,第(11)段中柳青为什么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
    4. (4) 《安塞腰鼓》也是刘成章的作品,请概括这两篇散文共同的语言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