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二上·沈阳期中)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之为道也,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五亩之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三: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法人而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之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非是于学校,天子遂亦不敢自以非是。是故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 (1) 在材料一中孟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特点分析该思想主张产生的经济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分析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相比,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有何差异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