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八下·北海期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住建部数据,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2016年是2亿吨。

    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安徽合肥读者程华表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垃圾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举例说,废塑料填埋难降解,不仅污染地下水,还会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垃圾混在一起焚烧,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

    不仅如此,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后续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难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比如,将热值较高的可燃成分进行燃烧发电,提高热效率;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等等。在这条产业链上,瑞典当之无愧位于世界前列。瑞典是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欧盟平均每年需要处理的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占总量的38%,而在瑞典这一数据仅为1%。换言之,该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9%,其中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焚烧后转变为能源。

    (选自“人民网”)

    材料二:

    垃圾分类的作用早已得到世界公认,分类收集带给我们的好处,也是数不胜数。有人将垃圾分类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15%的受访者是习惯性的不分类,约21%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约26%的受访者表示想分类,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分类,剩下的受访者则表示垃圾桶没有提示,只能把垃圾混杂在一起。

    材料三: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人居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和社会文明进步。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8个试点市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累计有465个小区、28.8万户居民,994家公共机构、511所学校参与。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88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41480吨/日。同时,以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为原则,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合肥、铜陵、淮北、芜湖、淮南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累计处理能力约为700吨/日。

    (选自《安徽日报》)

    1. (1) 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B . 垃圾分类是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键。 C . 垃圾分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手段。 D . 垃圾分类可以解决城乡垃圾处理的难题
    2.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差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B . 安徽省的多个地市已经开始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C . 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D . 瑞典的垃圾回收率远远高于欧盟国家,是我国学习的典范。
    3. (3)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我们在校内可以通过开展哪些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