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七上·泸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

    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廖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

    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摘自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

    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

    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摘自李斯《谏逐客书》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3. (3) 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