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逸圃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2 分,共 50 分)
  • 26. (2020七上·泸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10 月 7 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商贸业损失严重。

    ——摘自 2013 年 10 月 9 日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他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用了 9 年的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 ,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摘编自 2016 年统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古堰神功日月长,抚今追昔,传承太守遗风,一江永灌新天府;明时景色山川秀,

    胜境名区,造就烝民乐土,四海同夸小蜀都。

    ——题都江堰市宣化古城门对联

    1. (1) 材料一中的浙江余姚曾发现了古代人类活动的河姆渡遗址。为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河姆渡人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各有什么成就?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他治水采取了什么方法?
    3. (3) 材料三中的“太守”指谁?写出由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4. (4)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27. (2020七上·泸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

    山隈。……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引用者译注:看看骊山脚下深土里,金棺葬着冰冷的骨灰)。

    ——摘自李白《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

    材料三 (如右图)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它的实行有何影响?
  • 28. (2020七上·泸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 2010 年 1 月 22 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 2000 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 2006 年孔子诞辰 2557 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新浪网 2009 年 12 月 30 日

    材料二

    春秋时期,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导他们。仲由问他听到正确意

    见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而对冉求说可以立即照做。学生公西华不解,孔子解释说冉求为人谦让应鼓励,仲由轻率刚猛要慎重行事。

    材料三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 (1) 材料一中的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两部分?他是哪一学派创始人?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教育的哪一思想?
    3. (3) 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 29. (2020七上·泸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

    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廖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

    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摘自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

    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

    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摘自李斯《谏逐客书》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3. (3) 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