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下·南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演变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从剧院里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尽管下着濛濛细雨,也只得走着穿过累斯特广场,巴望碰着有一辆车顺皮卡迪利大街开回来。倒有不少双轮和四轮马车驶过去,有的停在路边上,有气无力地招呼我们,有的想都没想惹我们注意,而每辆出租汽车看上去却都搭上了乘客。在皮卡迪利广场,再也等不下去了,只好叫住一辆四轮马车,让它带着我们慢悠悠地走完一段漫长的路程,一阵轻微的西南风从敞开的车窗吹进来,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那种潮湿的气味四处弥漫,甚至侵袭到城镇的中心,使善于观察它们形形色色活动的人想到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变下去!”可是,马蹄单调不变的嗒嗒声,窗子的吱吱声,车轮在地上颠簸的嘎登嘎登声,不紧不慢地,吵得我们昏昏欲睡,终于到家的时候,我们简直都快睡着了,车费是两先令,在交给车夫之前,我们站在灯光下,看清了手里是不是一枚半克朗的硬币,这才偶然起了头。这个车夫看上去有六十岁上下,脸又瘦又长,下巴和下垂的灰须仿佛永久贴在他那蓝色大衣竖起的领子上,不过他脸上最明显的特征还是腮帮子那两道沟,又深又空,看上去那张脸是由一些没有黏着肉的骨头拼成似的,中间深陷出一双眼睛,一点儿神采也没有,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盯着他那匹马的尾巴。于是,我们中间有一位,几乎是无意识地,又在那半克朗之外添上了他剩下的钱。他把钱接了过去,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们正走进花园大门时,却听见他开了口:“谢谢您啦!您可救了我一命。”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一句怪话,便又关上了大门,走回到马车跟前来。

    “情况到这个地步吗?”

    “是啊,”车夫答道,“到头啦-这差使。现在没人需要我们了。”于是,他扬起鞭子,打算把车赶走。

    “像这样糟有多久了?”

    车夫又垂下了手,仿佛乐于让它歇一歇似的,文不对题地回答说:“我赶了三十年车。”

    接着,他又盯住马尾巴发起呆来,只有问题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来说说他自己。

    “我倒不怪出租汽车,我谁也不怪。让我们赶上了,就这样赶上了。”

    “你们真快断顿了吗?”

    车夫苦笑了一下,那两个深坑之间的笑容实在奇特,恐怕很难在一个人脸上看得到。

    “可以这么说,”他说道,“唉,才有多少呢?今儿个我拉上你们之前,只挣了十八便士;昨儿个挣了五先令,而我一天得挣七先令交租车费,那还算是便宜的。有很多车主都破产关门了,一点也不比我们强,他们这会儿撇下我们,再容易不过了,你总不能教铁石心肠发慈悲吧,能吗?”他又苦笑了。

    我们中间一个人低声说,公众都爱乘坐出租汽车。

    车夫转过脸,透过黑暗凝视着下边。

    “公众?”他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唉,他们都要坐出租汽车,那是很自然的,他们坐在那里面来来去去快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嘛。我等了七个钟头才拉上你们,你们那会儿正找出租汽车。人们叫不到出租汽车时,才坐我们的马车,所以通常他们的脾气都挺大。”

    “我们都为你难过,人们本来会想到-”

    他低声打断我们的话“难过也顶不了饭·······过去从来没有人向我打听过生活。”接着,他慢慢地把长脸左右摇了摇,补充道:“再说人家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指望人家养活你吧;而且要是向你问起问题来,他们会觉得很别扭,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我想。当然,我们有那么多人,双座马车简直和我们一样糟。唉,吃我们这碗饭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这是明摆着的事。

    车夫点了点头。这个老家伙,”他说,“从来没长过多少肉。如今它吃食也打不起精神来。虽说吃的质量不怎么好,可是够它吃的。”

    “你不够吧?”

    车夫又扬起鞭子。

    “恐怕,”他一动不动地说,“眼下没有谁能给我找个活儿干了。我这活儿年头太长了。要没有别的路可走,也只有进济贫院。”

    听着我们抱怨世道似乎太残酷,他第三次笑了。

    “是呀,”他说得很慢,“对我们是狠了一点,我们根本没有招惹谁呀。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让我来说的话。一件东西来了,就把另一件东西挤走了,就这样挤下去。我想过了-你得想想事情的道理,整天坐在这里想来想去。我终于想不清有什么道理。我们的末路很快要到了-不会有多久。我也说不准,会不会为再也赶不了车心里难受,这太让我丧气了。”

    于是他第三次扬起鞭子。

    “你告诉我,假如给你的车费仅仅多六便士,你会拿它做什么呢?”

    车夫朝下凝视着,好像被那个问题问懵了。

    “做什么?什么也做不成,我能做什么呢?”

    “可是你说它救了你的命呀。”

    “是呀,我说过,”他慢声答道,“我当时觉得有点憋气,人有时候免不了。这是注定要碰上的,没法躲开-你要想得开这个。不过我们照例能不想就不去想它。”

    这一次,他说了声“真谢谢你们啦”,就用鞭子磕了磕马的肋部。那个被遗忘了的牲口像从梦中被唤醒似的,迈动了腿,开始把马车从我们面前拖走。他们在灯光衬出的一丛丛树影之中,非常缓慢地沿路而去。在我们的头上,云朵像艘船一样正乘着带有变化气味的风,疾速地驶过黑河似的天空,马车看不见了,那股风依然把那即将消失的车轮慢慢转动的声音送到我们耳边。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有删改)

    文本二:

    高尔斯华绥曾说过,篇幅长的短篇小说是“所有小说形式中最好的形式之一……使用这种形式,作家……最接近于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爱情、美色、自然的光辉、社会的正义和憎恨、老年、贫穷以及对动物爱护等等。

    他在自选的中短篇小说集的前言中说:“人生贵在独立。那些认为年轻不妨顺从潮流,到晚年必能在小说中达到独立的人,我怕注定要喝苦水。”高尔斯华绥呼吁“写短篇故事的人”要遵守“活生生地、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真正想象、真正情绪所要求的规律”。他形象地比喻说:“蜘蛛从来没有人教它,居然织出了那纤细的、玫瑰色的窗子……让我们这些

    写短故事的作家们也试试只凭我们自己的直觉和幻想来编织那圆圆的、丝线的奇迹吧。”

    (摘编自网络)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出租汽车与马车的对比,点明了小说发生的社会背景,表明汽车已被大众广泛接受,暗示着汽车将要取代马车。 B . 小说描写“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渲染了一切都在变化的氛围,象征时代变迁。 C . 小说描写车轮声的缓慢沉闷和“我们”昏昏欲睡,真切地表现了马车的缓慢节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方便快捷的生活需要。 D . 小说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讽刺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对马车的描写,表现了车夫的疲惫与慵懒,  与出租车生意忙碌形成对比,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B . 小说详细描写了马车夫的外貌,突出其脸部“又瘦又长”的特征,形象地表现了马车夫生意的艰难和生活的窘迫。 C . 文中多次描写马车夫“扬起马鞭”,不仅表现了其职业习惯,还表现他想抓紧时间,多做生意以维持生活的念头。 D . 小说结尾又出现对“风”的描写,既描写了自然环境,又表明变化之风正疾速吹起,不仅与前文呼应,还照应标题。
    3. (3) 文中马车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4) 作者在小说创作上有哪些追求?请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