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上·高州月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下图为京师同文馆(1862年成立于北京)部分科目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量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 .....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

    材料三: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被誉为“教育家”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同文馆学科设置的特点及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废除科举制,发展近代教育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教育兴起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