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洵

    内翰执事: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而洵自度愚鲁无用之身,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今将往见之矣。富公为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

    执事之文章,洵窃以为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行以古人自期而与己同列者皆不遂以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圣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有副改)

    【注】①欧阳内翰:即欧阳络,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前林内翰。②范公、富公、余公、蔡公:分别指范仲淹、富弼、余靖、蔡襄等人。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忽忽仰天叹息   忽忽:忧愁的样子。 B . 而其位不甚贵   差:差别。 C . 执事之文,纡余委备   纡余:曲折。 D . 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是:正确。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洵自度愚鲁无用之身   其可怪也欤 B . 而其锋不可犯   惜其用武不终也 C . 皆断然自为—家之文也   吾其还也 D . 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   圣人不凝滞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采用层层剥笋之法,从诸贤的离合变故之中,层层转换分离,最终点出欧阳修,把十年求贤之心归于一人,又为后文张本。 B . 第二段,用孟子,韩愈的文章来衬托欧阳之文,以说明了解欧阳修文章之深。不仅评文精当,而且使文章气势起伏。波澜开阔。 C . 第三段,作者说年轻时不学无术,一直到二十五岁才读书;此时,他明白自己年纪大了,于是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总是认为自己的学间差得太远,于是把自己以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 D . 此文是苏洵写给时任翰林学士欧阳修的—封自荐信。文章恣逞笔力,结构精致细密,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把苏洵的敬贤之心求荐之意、平生之志叙述得既曲折周详,又委婉得体。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5. (5) 把文中面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

      ②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