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上·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 .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 .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 .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壮,古时男子四十为“壮”,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成“壮室”。出自《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壮,有室。” B . 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 寡人,指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 . 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C . 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让秦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 D . 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②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5. (5) 请结合两段选文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