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高二上·安康月考) 社会的变迁涵盖多方面并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叨,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深衣属于汉服, 因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后成为儒生的专有服饰。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朱子深衣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

    ——据《朱子家礼》等

    材料三:1912年孙中山提出要设计既体现革命精神又符合审美需求的新式服装,这就是后来的中山装。中山装是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体现出平民的实用风格,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也寓意三民主义等新观念:前衣襟有五粒钮扣,代表“五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三粒袖扣,表示“三民主义”。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体制和三民主义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中山装,国人竞相效法。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风靡一时。

    ——摘编自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材料四:建筑室内空间的顶棚,藻井通常只用在宫殿。唐代“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 ……“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建筑平面作对称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也显“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 ……建筑“以天为尊”并“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一据尹晖《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思想》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基本观点,并简要分析“邪辟之说灭息”所带来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子深衣与中山装在服装设计上的异同。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凸显“中庸”观念的中国古代建筑两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