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七上·洛阳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后视镜里的牵挂

    陈志发

    ①“买什么车呢?”在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母亲喃喃地说。我这才发现,母亲在我新车前,眼里除了欣悦,还有一丝嗔怪,一丝担忧。

    ②我没有在意,在这提新车的第一天,在乡下老家亲邻好友的啧喷夸赞声中,我又兴奋又得意,哪里会在意母来的唠叨呢?

    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用近一年的工资买了辆摩托车。母亲也是这样责怨我的。我知道,那时的她是担心我们乱花钱,不知当家过日子。母亲一直勤俭持家,花这么多钱买这两轮的铁骑,老人家肯定是心疼了。

    亲友为我的新车庆贺燃放的鞭炮纸屑满满地铺了一地,红艳艳的,像是盛放的杜鹃花。我搂着愣愣站在原地的母来的肩膀,笑嘻嘻地说:“妈,咱现在不缺钱呢。”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声音低得似乎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得到。

    ⑤自从有了车,生活变得五彩缤纷起来。一到休息日,我便带着一家人,走亲访友,畅游四周的风景名胜。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省、车轱辘不停地旋转,我手握方向盘,尽情享受着轿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⑥母亲仍寡居在那个被我叫作老家的乡下。父亲二十多年前就已离世,我们兄弟几个都想把她接到自己的小家来住。但她却总是固执地拒绝,如今,她已七十多岁了,每天不是去那块一直不愿抛弃的菜园。就是坐在大门口一把竹椅上,静静地看人来人往。

    ⑦“车开慢点哈。”每次我去看望母素。启动车准备离开时,母亲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声音沉沉;如村口那棵樟树繁茂的绿叶浓都成一团。

    ⑧而每当我离开老家到达目的地时,极少主动联系的母亲总会及时地打来电话。“妈,什么事?”第一次接听到她主动打的电话,我内心是疑惑的。“没事,我就是问问你到了没有。”“刚到。”我随口回答着。“哦。”母亲那头应了一声就挂了。我摇摇头,独自笑了笑:“老人呀,这不是多余的么?”

    ⑨而有一次,让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那天在老家和几个案友玩,快凌晨了,我才在雾重星稀中开车返回。到了家,我正准备睡党,一阵手机铃声突兀响起,在万籁俱寂的浓黑夜色中分外惊心。我直接按了接通健。“到家了?”原来是母亲。“妈。还没睡?怎么了?”我心扑扑地跳。“没事,就是问一声。"然后就是“嘟嘟”的忙音。我手拿着手机,兀自呆呆地立在原地;“母亲这么晚还没睡?她怎么知道我刚回来?她是不是一直在等着我平安到家的消息?"那一晚,我辗转反倒,久久不能入眠……

    ⑩一次,和母亲隔壁的沈婆婆聊天,她告诉我:"每次你回来你妈妈都要守到你回去。看到你开车回家,就开始一直看手机。几次按下你的号码,几次又挂断。她说,按早了,怕你开车受打扰。可看她那紧张的样子,又忍受不了那么晚。下次你到家了,就主动给她打个电话吧,免得她担心得像个小孩。”听了这番话,我静默无语。一阵巨大的温暖和愧疚如海潮一样涌上心头,一波又一波,撞击着我的胸膛。

    ⑪“买什么车呢?”这时,我才真正了解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位母亲特有的心境。

    ⑫儿行千里母担忧。车程再长,也长不过母来那头沉沉的牵挂。我忽然想起每次离开老家时车后视镜里母亲的身影:瘦弱、单薄,一头苍苍白发稀疏零乱,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满是秋风一样的焦虑与不安……

    (有删改)

    1. (1) 面对母亲的牵挂,“我”的心理感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简要概括。

      ①提新车的第一天,面对母亲的唠叨,沉浸在兴奋,得意中的“我”并不在意。

      ④和母亲隔壁的沈婆婆聊天,知道母亲给“我”打电话的原因,“我”心里头满是温暖和愧疚。

    2. (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①亲友为我的新车庆贺燃放的鞭炮纸屑满满地悄了一地,红艳艳的,像是盛放的杜鹃花。(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每次我去看望母亲,启动车准备离开时,母亲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从加点词语运用角度)

    3. (3) 第⑩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沈婆婆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