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B . 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 C . 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 D . 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 B . 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 C . 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D . 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就要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 B . 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实现乡村宜居。 C . 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 D . 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利于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