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期,数字人民币项目捷报频传:“工行数字人民币捐赠上链测试”“数字人民币苏州红包试点”等。同时,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原理介绍,“双层系统设计”“替代现金”“可追踪溯源”等很多设计理念想必大家已有所耳闻。但抛开战略意义不谈,究竟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的实施推广,将如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意义,可能大家还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态。
一 、线下生活——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持有“电子化现金”。
⒈“持有数字人民币,就等同于持有现钞。享有国家信用赋予的无限法偿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拒绝接受。”——对比现阶段大家将资金存放在各类第三方机构,在产生交易需求时需向机构请求“代付”的模式有着根本上的进步:法律上,杜绝了线下商户只支持某类第三方支付工具收款的情况。流通上,数字人民币采用松耦合设计,以“电子化现金”为载体打通各类支付工具,让商户收款及资金流通更加便利。安全性上,不必再担心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风险而影响资金安全。数字人民币持有者通过“实名+私钥”形式,将对自己的资金享有100%控制权。
⒉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的特性。生活中具备替代持有现金的需求的条件,不仅可为国家节约现金铸造、存储管理所需的大量资源,还携带方便、无卫生隐患(疫情期间意义重大),也基本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
⒊最后,使用数字人民币“碰一碰”功能有望实现离线转账(不愁付款时手机信号不好),让线下购物、转账等场景更加便捷安全。
二 、线上支付——享受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⒈再也不用担心类似“我的钱存微信里,没法在淘宝下单”的问题。
相信大家平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当我们下载一个App并进行消费支付时,需要先做余额充值、绑定银行卡或是调用第三方支付钱包等操作。虽说现阶段第三方支付满足了大部分场景的需求,但随着互联网巨头们支付场景的争夺日益激烈,“淘宝购物常年不支持微信付款”“美团开始禁止使用支付宝订外卖”等新闻层出不穷。利益博弈下,支付场景的相互壁垒,不便利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前文我们提到,数字人民币的松耦合设计,将不再依赖于各类第三方机构的账户即可进行支付流通。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我们只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并认证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授权并接入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任意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如淘宝、微信等(需是认证机构),今后无论是网购、外卖,或是生活缴费等所有线上的支付行为,都不再需要向第三方机构充值或绑定银行卡即可使用,做到“用完即走”。同时,数字人民币在线上的成功流通,也会逐渐消除“钱在支付宝里,没法直接向微信转账”这类极其不便利的“账户隔离”问题,为老百姓日常转账需求提供便利。
⒉互联网公司回归线上场景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数字人民币自成账户体系,弱化了对第三方机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的账户依赖性,形成“金融脱媒”的效果,不仅在安全性、隐私保护上得到极大的提升。也可反向促进互联网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将更多的精力、资源重新倾注在服务场景的建设和优化上,而不是激进的跨行探索,在支付方面开展竞争。从而让专业的金融服务回归银行体系,让美好的生活服务回归互联网,让客户享受到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三 、打击违法——大数据保护老百姓财产安全。
数字人民币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设计架构,其中的一个重要中心为“大数据分析中心”。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资金盘等违法犯罪的行为。通过KYC、AML、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等全方位手段,可第一时间对可疑账户进行冻结或标记。并提交公安部门侦察,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洗钱、传销、资金盘等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害,保护老百姓资金安全。
长远角度,可在大数据分析中心的业务基础上,建立可疑账户预警平台。当我们准备向可疑账户进行数字人民币转账、支付或授权等操作时,平台将立即送达预警信息至操作方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可及时避免资金损失。
(摘编自《移动支付的升级与数字人民币》)
材料二:
数字人民币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是从公测开始的。10月,深圳市联合央行开展“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约两个月后,苏州市联合央行开展了“双12苏州购物节”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试点。
两次公测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深圳试点范围在罗湖区的3000余家商户,苏州试点覆盖全市近万家商户。苏州试点活动还有几大新增亮点,包括首次支持京东商城线上消费,“双离线”支付测试等。
从两地公开试点看,目前主要落地于小额高频零售支付场景,如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而数字人民币测试的场景不止于此,如此前苏州相城区部分公务员的部分福利,已通过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深圳部分银行也做过内测。
未来应用场景亦有不小的想象空间。记者在苏州试点期间获悉,智慧停车、党费缴纳等场景已在苏州相城区落地,苏州地方与京东、美团等平台也在保持接触。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不排除数字钱包成熟后,也会成为大额支付的工具。
(摘编自《超14万人中签“尝鲜”数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