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高二下·三明期中)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四年(1371年)“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因两广、浙江、福建军民“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又诏令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二十七年“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命礼部严禁绝之”,三十年“申禁人民,无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永乐元年(1403年)诏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

    ——摘编自《明实录》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也。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三

    (云南思茅)洋纱一项,进口全无。访闻商人,恐洋纱通行,至碍棉花生理。本地土民多以纺织为事,借养家人。

    ——《一八九九年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

    1. (1) 写出人民版必修二教科书对“海禁”政策的定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定义的一处可商榷处,并说明理由。
    2. (2) 依据材料二,概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二、三作为史料的局限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