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山水 | 花鸟 | |
唐朝(上)(618—756) | 40 | 16 | 7 |
唐朝(下)(757—841) | 10 | 34 | 15 |
建隆元年一熙宁七年(960—1074) | 56 | 31 | 43 |
熙宁八年一乾道三年(1075—1167) | 42 | 91 | 84 |
推动唐宋绘画之变的原因主要是( )
①多民族杂居共处②多种文字并用 ③实行户籍身份制度④邮驿交通发达⑤文化兼容并蓄
材料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下表反映了端午节俗的演变:
时期 | 地域 | 纪念人物 | 农历五月初五的习俗 |
两汉以前 | 中原、长江中下游、吴越等地 | 待考证 | 源自先秦的夏至节,主要有祭神、采药、挂艾叶、祈求丰收、禳除灾害等活动 |
两汉 | 山西部分地区 | 介子推(割股啖君) | 西汉时,确定了端午仪典,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主要有采兰沐浴、系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禳灾祛害、祈祝平安等活动 |
苏南、浙北 | 伍子胥 (忠贞贤能) | ||
绍兴 | 曹娥 (孝女) | ||
梧州 | 陈临 (勤政爱民) | ||
许多地区 | 屈原 (爱国爱民) | ||
南朝 | 南方 | 屈原 | 主要有吃粽子、系五色丝、竞渡等活动 |
隋唐 | 全国 | 屈原 | 端午节俗大体定型,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射柳等活动 |
——据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整理
材料
木兰形象描写 |
出处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北朝民歌《木兰诗》 |
增加了“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擒贼首”、“配因缘”等情节;“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 |
明朝徐渭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 |
“花木兰心如麻无心纺织,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可惜我曾学就混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但愿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
豫剧电影《花木兰》(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 |
根据材料概括“花木兰”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洪武元年明太祖召孔子后人孔克坚(任元朝国子祭酒)觐见,克坚称疾不往。明太祖敕谕:“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虽起自布衣,实承古先帝王之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闻尔抱风疾,果然否?若无疾而称疾,则不可。谕至思之。”孔克坚急忙觐见。明太祖说:“尔年几何?”孔克坚说:“臣年五十有三。”明太祖说:“尔年虽未耄,而疾婴之,今不烦尔官,但尔家先圣之后,为子孙者不可以不务学。朕观尔子资质温厚,必能承家,尔更加诲谕,俾知进学,以振扬尔祖之道,则有光于儒教。”过了几天,又召见孔克坚说:“尔祖明先王之道,立教经世,万世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有赖焉。故尔孔氏高出常人。常人且知求圣贤之学,况孔氏子孙乎?尔宜勉尔族人,各务进学。”又说:“朕不授孔克坚以官者,以其先圣之后,特优礼之,故养之以禄而不从之以事也。”
——整理自《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一》(当时史官记录)
材料二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者。”前衍圣公国子祭酒克坚记。
——孔克坚所记录撰写的石碑原文(今存孔府)
材料一
洪武四年(1371年)“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因两广、浙江、福建军民“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又诏令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二十七年“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命礼部严禁绝之”,三十年“申禁人民,无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永乐元年(1403年)诏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
——摘编自《明实录》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也。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三
(云南思茅)洋纱一项,进口全无。访闻商人,恐洋纱通行,至碍棉花生理。本地土民多以纺织为事,借养家人。
——《一八九九年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