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七上·乐昌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材料二: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材料三: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四:(新法)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 史记》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说说商鞅代表哪个群体的利益。
    2. (2) 根据材料二,“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 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5. (5)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