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冲破了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把晚明中国带进了“全球化”贸易的新潮流。巧世纪末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占领印度西海岸的贸易重镇果阿,随后又占领了马六甲和香料群岛。1557年后又以“租借”的手段使澳门成马一个贸易基地。这样葡萄牙以澳门为中心进行转口贸易,把中国市场卷入“全球化”贸易的网络中,使中国经济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新格局。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随之而来的西班牙人把运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运往墨西哥。随着“马尼拉大帆船”的蓬勃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丝与丝织品以及棉布,主要来自太湖周边的长江三角洲,这种外向型经济,必然带动这一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海外市场刺激了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引入中国,丰富了食物种类,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马铃薯提高了欧洲抗饥荒能力,加速了欧洲人口的增长。1500年前后,亚欧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前 后,达到7.2亿;1800年前后,已经突破9亿。

    ——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6世纪世界贸易的特征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和马铃薯物种交流的传播路径,并简要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物种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哪个角度考量一个国家兴衰?扼要说说你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