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阶...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 1.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卿大夫、王之近臣在前王死后,由新王重新任命其继续担任旧职的记 载,如《师虎簋》铭文说“命汝更(续)乃祖考”,《善鼎》说“今余惟肇申先王命”等。这一做法 (   )
    A . 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 . 表明世袭制与分封制有矛盾 C . 揭示了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尊崇地位 D . 说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 2.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下表为中国部分地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方平方千米)

    西汉(公元2年)

    唐朝(公元752年)

    南宋(公元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据此可知  (   )

    A . 统治者鼓励区域人口迁移 B . 边际土地充分利用 C . 人口南迁推动租佃制发展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3.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北宋时吕大防、吕大钧等吕氏兄弟将高高在上、乡民遥不可及的礼学精神贯穿于简明易 行的乡约之中。南宋时期,朱熹对《吕氏乡约》作出增损,将吕氏“邻里乡党,如手足兄弟”的意愿落到实处。这表明 (   )
    A . 宋代注重儒学思想下沉 B . 儒家思想走向封闭和停滞 C . 封建伦理纲常受到冲击 D . 重塑了儒家传统道德秩序
  • 4.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有学者认为,内阁虽然是为皇帝服务的但也有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性,要反映外廷舆论并维护国家成规。从这种意义上说,内阁拥有的票拟权既有服务于专制君主的一面,也有服务于国家的一面。 由此可见内阁  (   )
    A . 票拟拥有实质性的权力 B . 对皇权进行了有效的制衡 C . 成为外廷与内廷的媒介 D . 建立了较完整的运作方式
  • 5.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改革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百日维新时期颁行的法令规定,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该法令的颁行 (   )
    A . 导致科举制的废除 B . 符合现代发展趋势 C . 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D .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6.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1917-1918年绥远・山西发生鼠疫大流行,北洋政府于191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正式设立的国家级防疫机构,其“旨在以不负其保全国人性命之职责”。这表明  (   )
    A . 国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B .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C . 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建设 D . 形成完整疫病预防体系
  • 7.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抗战爆发后,华北各根据地的青壮年大量参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初陆续颁布了新的婚姻法规,对妇女权益予以重视与保护。该法规旨在  (   )
    A . 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B . 改变男尊女卑观念 C . 瓦解传统社会家庭秩序 D . 实施按劳分配原则
  • 8.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 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其目的是  (   )
    A . 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 B . 服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 总结党过去土地改革的教训 D . 为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蓬勃发展
  • 9.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雅典并没有完全禁止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他们也能吃些珍贵的食物,使用金银器皿,举办奢华的宴会,但是这样做时他们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人要远远 多于个人消费。这说明雅典  (   )
    A . 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B . 民众平等权利得到政策保证 C . 私人生活不被社会尊重 D . 个人生活受政治制度的约束
  • 10.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1698-1700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运用外交特权与法国签订条约,引起贵族阶层不满。 1701年议会变革了这项特权,君主虽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还须交议会核准。这表明  (   )
    A . 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B . 议会与国王矛盾不可调和 C . 英国议会权力受到制约 D . 君主立宪制得到稳步发展
  • 11.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两国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方向与其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

    赫胥黎分析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

    19世纪,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以关税同盟为起点,着手建立共同市场

    是欧洲一体化的最高目标

    A . B . C . D .
  • 12.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1992年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等文件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一做法  (   )
    A . 维护了各国的均衡发展态势 B . 重视全球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 C . 建立了全球统一的治理体系 D . 促成国家间的经济资源优势互补
二、非选择题:
  • 13.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冲破了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把晚明中国带进了“全球化”贸易的新潮流。巧世纪末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占领印度西海岸的贸易重镇果阿,随后又占领了马六甲和香料群岛。1557年后又以“租借”的手段使澳门成马一个贸易基地。这样葡萄牙以澳门为中心进行转口贸易,把中国市场卷入“全球化”贸易的网络中,使中国经济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新格局。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随之而来的西班牙人把运到马尼拉的中国商品运往墨西哥。随着“马尼拉大帆船”的蓬勃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丝与丝织品以及棉布,主要来自太湖周边的长江三角洲,这种外向型经济,必然带动这一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海外市场刺激了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玉米引入中国,丰富了食物种类,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马铃薯提高了欧洲抗饥荒能力,加速了欧洲人口的增长。1500年前后,亚欧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前 后,达到7.2亿;1800年前后,已经突破9亿。

    ——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6世纪世界贸易的特征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和马铃薯物种交流的传播路径,并简要概括16世纪以来世界物种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哪个角度考量一个国家兴衰?扼要说说你的依据。
  • 14.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摘编自《文化交流于传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5.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直至清末,中国尚未真正建立专门的独立卫生管理机构,只是有相关机构代为履行管理卫生之职责。到清末“新政”期间,清王朝于1905年在中央设立了巡警部,由其监管道路治安与卫生事宜。到民国时期,由政府正式颁布的专门卫生法规开始出现。1916年北京政府制定颁行《传染病预防条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行的卫生防疫法规。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组成内务部,下设秘书处、警政司、卫生司。于是,卫生管理部门又从警政中脱离出来,独立成为与警政司并立的卫生司。半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行政院下设立卫生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央机关第一个独立的部级卫生行政机构。稍后,又陆续增设了中央医院、中央卫生试验所、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等机构。至此,中央卫生管理体制已较为完善。与此同时,一些民间机构与团体也大力开展乡村公共卫生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公共卫生发展的原因。
  • 16.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阿富汗因四分五裂的山地地形历来被称为“帝国坟场”,但实际的命运却是大国强权博 弈的角斗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自决”的时代变革大潮席卷全球,阿富汗改革派政权宣布国家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不再承认英国掌控阿富汗外交的特权。英国 不顾战后国内经济的困难,纠集30余万英印军人,于1919年5月3日发动了第三次侵阿战 争。阿富汗社会对于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是极度反感的,这种反感具有一定的主权特征, 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可以被类比为干涉他国内政,无论意图是什么,这种干涉本身就不可 接受。跟之前两次的战争一样,英国一开始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一路高歌猛进。但是没 过多久,各种袭击英国军队的小分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围攻驻扎官的营地、火烧其官邸、刺杀驻扎官员等,陷入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泥淖中寸步难行。而同期印度境内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如火如荼,英军实在没法再在阿富汗耗费更多人力物力。 1921年11月22 日,英阿双方签订和约,英国最终承认阿富汗的独立主权。有资料显示,英方牺牲巨大、代价深重,损失1700多名军人,包括参加英军的印度人。

    ——摘编自《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三次人侵阿富汗战争失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成为“大国强权博弈角斗场”所带来的影响。
  • 17. (2021高三上·平顶山期中)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西藏当代历史上,阿沛・阿旺晋美当之无愧地被称作是西藏历史的见证人,他与众 多中共领导人建立了革命友谊。其中,他和毛泽东的交往,构成了他人生经历的华彩篇章。 1951年4月下旬,40岁的阿沛・阿旺晋美带领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和平解放西藏的问题。5月1日上午,阿沛・阿旺晋美应邀登上了天安门,参加首都人民庆祝五一游行观礼。和毛泽东主席一见面,阿沛・阿旺晋美就将一条洁白的长哈达献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谢谢,谢谢,欢迎你们到北京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家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就能办好。祝你们谈判顺利,取得成功。祝你们在北京生活得愉快。” 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经过协商,于1951年5月 23日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当时, 毛泽东亲自拿出一张国民党印的中国地图对阿沛・阿旺晋美说:“国民党印的地图把西藏贡布江达以东划进了西康省,这不符合西藏的历史,我们把它改过来,把西康省同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地区之间的界线划在金沙江,这样符合历史。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阿沛・阿旺晋美听后很感动:“只有共产党才能尊重历史,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他向毛泽东表示:“这样做符合西藏的实际和西藏人民的愿望,感谢毛主席和共产党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摘自韩博王海毅《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共领袖们的深厚情谊》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赢得和平解放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沛・阿旺晋美对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