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阿富汗因四分五裂的山地地形历来被称为“帝国坟场”,但实际的命运却是大国强权博 弈的角斗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自决”的时代变革大潮席卷全球,阿富汗改革派政权宣布国家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不再承认英国掌控阿富汗外交的特权。英国 不顾战后国内经济的困难,纠集30余万英印军人,于1919年5月3日发动了第三次侵阿战 争。阿富汗社会对于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是极度反感的,这种反感具有一定的主权特征, 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可以被类比为干涉他国内政,无论意图是什么,这种干涉本身就不可 接受。跟之前两次的战争一样,英国一开始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一路高歌猛进。但是没 过多久,各种袭击英国军队的小分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围攻驻扎官的营地、火烧其官邸、刺杀驻扎官员等,陷入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泥淖中寸步难行。而同期印度境内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如火如荼,英军实在没法再在阿富汗耗费更多人力物力。 1921年11月22 日,英阿双方签订和约,英国最终承认阿富汗的独立主权。有资料显示,英方牺牲巨大、代价深重,损失1700多名军人,包括参加英军的印度人。
——摘编自《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