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七上·大冶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一百七十余国,经过二百余年的兼并,小国已被消失殆尽:到战国时期,只剩二十个左右国家。它们仍是日以杀伐兼并为事,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形成了七个大国争雄的局面……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黄鹏: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是成功的

    刘芳: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的利益,惨遭车裂而死,变法失败了

    材料四: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七个大国”请任举两例。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支持商鞅变法的理由是什么?
    3. (3) 你支持材料三中谁的观点?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