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菏泽期中)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移情现象要使审美者获得美感,必须是主、客观条件的完美统一。

    首先,移情的对本身必须是美的。一个审美者有可能把风摆动的杨柳看成是一个娇柔的女子,但面对一株干枯的树木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感脱离了客观存在的美,就是一句空话。

    其次,客观存在的美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才能产生美感。真正的审美活动决不是简单的拟人式的物我同一,而已经是内在情感与外部事物间的一种“同构”。这种“同构”的产生,就是审美主体在情感的推动下,运用思维和想象确地把握事物本身的特征而实现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离开了诗人对暮年和夕阳的相似点的联想和理解,就不可能出现这个审美的移情现象。可见,审美移情活动的确是主、客观条件的完美统一。人的美感意识中所产生的移情心理活动,是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美的主观反映。

    审美移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实际上就是在审美主体反映审美对象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感情作用于审美对象的联想的一种表现,是美感和联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意大利美学家缪越陀里认为,在诗的形象中,无生命的自然景物好象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具有人的感情和性格,主要是因为“想象力受了感情的影响”。可见,审美移情作为联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所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情感和想象的相互作用。而联想只是由一物想起另一物,使两个事物的表象联在一起,不一定具有人的情感。“夜莺在歌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等等,不都是在审美主体感情的作用下,根据自然事物的特征与人的感情、活动、性格的相似而形成的联想吗?不同的是,在这种相似联想中,情感的作用,快引起联想的事物与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了更大的必然联系,因而往往消失其联想过程,使自然事物的形象特征与人的感情、意志、活动在欣赏者的意识中完全融为一体,欣赏者便似乎直感到自然事物本身也有了感情和活动。欣赏者的感情和联想相互作用和结合,能使欣赏者在联想中产生一种充满感情的幻觉,所以我们才把审美移情视为联想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审美移情是对自我生命发现的结果,所以才导致美感的产生。对审美活动而言,不是外部世界的一切都能获得审美愉快,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与自己类似和相通的事物才能使其愉快。当人们用审美的方式去观察自然时,其实是努力在整体自然中发现“自我”的倒影,反过未,每当他的个性在外在世界中获得自我感觉时,便意味着他已进入了审美状态,可见,审美移情是在人类能够较力清醒地领悟自然和人生的阶段上产生的。人从认识外物走向认识自我,从自然的拟人化(物我同一)到自然的人化(物我同构),正是这种“清醒”的标志。

    (摘编自姜开成《审美移情与文学创作》)

    材料二:

    中国古代关于审美移情的理论比较重视自然规律、自然环境对审美主体的心境的影响。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移情作用,一般都因为主体受物境的影响而形成,但外界的物境需与主体内在的心境相一致时,才会形成移情作用。

    心境是一种人自身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由于审美主体的心境不同,对自然景物产生的移情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主体在心情愉悦时,常觉得花欢草笑、莺歌燕舞;而在黯然伤神时却又感到云愁月惨、鸟虫衔悲。由于心璄的外化,竟使本来没有感情的事物看起来有了感情,而有了感情的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人情感,结果便是“情能移境,境也能移情”。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美学还认为,审美移情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对象必须有“可以移人之情者”,一个是主体必须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审美能力。而的审美能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体验,杨万里“山思江情不负伊,雨恣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诗句说出了这个规律。体验得越深,赋景物以情感甚至生命并与有情感甚至有生命的景物相決与化的审美移情作用就越大。

    因为在审美判断中,“如果愉快和直观对象的纯粹形式的把所握结合着,而不联系到一个为了一定的认识的目的的概念:那么表象就不联系到客体,而至联系到主体”,而主体的心境对对象的情感化和生命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风何豫人,令我思东溪。草色有佳意,花枝稍含徥”“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雨云、春风、绿草、花枝、野花、泉水这些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表象,由于它们“联系到主体”,与主体的特定心境产生共鸣,与主体的生命情感相关,它们便与诗人赠答往还,从而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一同进入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境界。

    (摘编自钟仕伦《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审美者面对杨柳和干枯树木可能会有不同感觉,说明移情审美的产生是以客观存在的美为基础的。 B . 在感情的作用下,审美移情能够使联想的事物和被联想的事物直接产生联系,不需要联想的过程。 C . 真正的审美活动是内在情感与外部事物的同构,是自然的人化,而不只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拟人化。 D .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美学认为,主体审美能力和客观审美对象相辅相成,都是移情的重要条件。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移情是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主体如果对所见的事物无法产生联想,也就不会有审美移情。 B . 只有物境与心境一致时才产生移情,因此当人心情沮丧时看到“莺歌燕舞”也不会有触动。 C . 生活体验程度与移情作用的大小关系密切,所以老年人的审美移情体验比青年人的更丰富。 D . 在审美判断中,主体的心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景物情态的变化不会影响主体的审美。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居于“移情”现象的一项是(    )
      A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景者情之景也,情者景之情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