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甲、乙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②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并预期三种假设对应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实验方案 |
预期结果 |
Ⅰ.甲×野生型→F1 F1×乙→F2 Ⅱ.甲×野生型→F1(甲) 乙×野生型→F1(乙) F1(甲)×F1(乙)→F2 Ⅲ.甲×乙→F1 F1自交→F2 Ⅳ.甲×乙→F1 F1×野生型→F2 |
A. F1全表现为野生型 B. F1全表现为早抽薹 C. F1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3:1 D. F2全表现为野生型 E. F2全表现为早抽薹 F.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9:7 G.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3:1 H.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1:1 |
实验方案应选择,三种假说的预期分别是①;②;③。(用表中的序号或字母作答)
野生型 非模板链
突变体甲 非模板链
注:非模板链下面的字母代表相应的氨基酸,*处无对应氨基酸
据图可知,由于使甲的B基因突变,其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碱基为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蛋白质的改变,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