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古代文学艺术对地域文化的倚重由来已久。《诗经》“十五国风”就反映着地域文化的差别。我国文艺与地域的话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才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深入,与改革开放及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有关 。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我们的时代往往都被重大而又统一的政治主题所涵盖,都有清晰的、共同的文化精神走向,这些政治主题与文化精神走向甚至用一、两个关键词就能做出概括,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再比如“五四”时期的启蒙,1930年代的救亡、革命等。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共名”现象。在统一而又重大的时代主题面前,其他话题都因无条件地服从“共名”而会被遮蔽。

    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主流政治的引导虽然仍强大,但市场经济的冲击,全球化、网络化、影视叙事以及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影响开始不断增长,这就使得我们的时代由“共名”进入了“无名”。如果说“共名”时代是政治文化主导,其潮流是“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那么,“无名”时代的文化潮流则好比是冲出夔门后的长江,此时的格局好比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浩荡江面泛起的浪花何止千千万万,要一枝独放、一枝独秀已不大可能。

    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域文化就愈加变得重要起来,文艺与地域的倚重关系亦变得更加醒目起来。现在流行的价值观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过,在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的基础上,还必须强化两个意识,切实处理好文艺与地域的关系问题。

    ④所谓文艺超越地域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文艺创作过程中,要有问题性思维定势与心理惯性。如果文艺只有对地域性的倚重,只有各美其美,没有美人之美,没有美美与共,那是很容易自足甚至自恋,很容易流于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外在捕捉与表现,而如此一来,文艺就容易走向清浅、单薄,走向平面化和表面化。问题意识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文艺如何从现实出发,以对地域性的发现、探询、探究、比较和质疑,来开掘题材、提炼主题、升华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开阔、开放的视野中,切实解决好如何认识脚下的土地这类问题。

    ⑤所谓对话意识,则是指文艺创作无论对历史还是对现实,对地域还是对时代,对生活还是对艺术,都必须采取在场的而非缺席的,参与的而非旁观的态度。同时,内蕴于文艺创作中的思想倾向、情感诉求和艺术表现,要呈现为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要能够以小见大,能够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特殊看到普遍。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形成潜在的、与多方面的交流、沟通和碰撞,也就是形成一种与理解有关的对话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有情怀,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还要有眼光、有志向、有深邃的思想,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有对人类情感以及人性、人的生命意志的发现。

    (摘编自杜国景《文艺与地域:一个亘古话题的百年消长》)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文学艺术自古以来就倚重地域文化,但在“共名”时代,这种依赖关系曾一度消失。 B . 时代由“共名”走向“无名”,是主流政治文化受市场经济冲击、多元文化出现的结果。 C . 地域文化在进入“无名”时代后变得愈加重要起来,文艺与地域的倚重关系愈加明显。 D . 文艺既要倚重地域文化,又要超越地域文化,这样才可避免文艺创作 浅薄化、表面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比较得出,改革开放前我国文艺被政治主题覆盖,八九十年代以后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B . 文章使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共名”时代与“无名”时代的文艺格局。 C . 选文用事实阐明了我国文艺对地域文化的倚重关系的消长现象,也用事实证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D . 文章站在人类文艺发展的高度,论述了文艺创作要发现人性与生命意志,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域文化千差万别,各有特点,所以《诗经》的“十五国风”才能流传后世。 B . 带着问题意识,在开阔开放的视野中,文艺创作才能解决好乡土文学的问题。 C . “共名”时代,在一个重大而统一的政治主题的主导下,文化往往一枝独秀。 D . 只有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的作者才可能巧妙回避文艺的时代问题与地域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