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上·绥化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苏轼

    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渡吴王岘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 , 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注释】①本诗作于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时,时众乡亲父老送别至江边,州中有名士随诗人上吴王岘,或陪其往九江、同游庐山。②吴王岘:在武昌西山下,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避暑宫于此,故名。③出塞曲:这里指悲壮的鼓角声。④“谁言”句,语出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四)》“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句呼应标题,描写清风明月之夜泛舟渡游吴王岘的情景。“弄、衔、渡”等字透露闲适之意;以“幽人”自称,突出归隐之乐。 B . 七句翻用杜甫诗句“万方声一概”,意思是说声音变化万端,并非一律,写出了诗人夜闻黄州鼓角“半杂江声”时的复杂感受。 C . “鼍愤龙愁为余变”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鼍、龙闻“悲健”之鼓角而或愤或愁的情绪,仿佛它们也因“我”的仕途变幻而不平。 D . 九、十两句与作者的词作《满庭芳·归去来兮》中的“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一样,以柳入诗,托物寄情,含蓄深挚。
    2. (2) 简要分析诗歌末尾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