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上·河池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里的春天

    孙犁

    这天,从家乡来了一个人,谈了半天家里的事,我很快乐。我很惦记家里的生活问题,他说一切很好。我高兴地要请他吃饭,跑着各家去买鸡蛋,走到一个人家,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坐在炕沿上,哭丧着脸,在她怀里靠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我说:“老乡,有鸡蛋啊,卖给咱几个?”

    她立时很生气地喊叫起来:“没有!还有什么鸡蛋?”

    我说:“我是问一问你,没有就算了么!”

    我走了出来。吃过午饭,送走客人,村主任来找我,说是叫我去给一家抗属翻沙,家具他也拿来了,就带我走。我两个到了一块方方的堆着石沙的地里。村主任说:“这块地去年叫水冲了,你给她把这沙子挑到四边去,好种玉茭子。辛苦你了。”

    说完,村主任笑一笑走了。我把军装上衣脱下,同皮带手枪挂在地边的一棵小枣树上。这时已是暮春三月,枣树快要长叶儿,河滩上的一排大杨树,叶子已经有铜钱大了,绿油油的。

    我开始把沙子翻起来,然后铲到筐里,挑到地边,堆成土捻,叫夏天的水冲不到地里来。

    今天工作很高兴,一大担沙土挑起来,也觉得轻松。我想山里的土质坏,还费这么大劲;我家里那三亩菜园,出产多么大啊,够他娘儿两个吃的了。

    起晌的时候,我看见远远地走来一个妇女,左手拉着一个小孩,右手提着一把水壶,我想是主人家给我送水来了,走近一看,原来就是上午为买鸡蛋和我吵嘴的那女人。她一见是我,脸上有点下不来,后来才说:“同志,休息一下吧。我和你谈谈。”

    我说:“谈什么呀?”

    她说:“上午,你赶得不巧,我正生气。你看人家有人的,有的种地了,咱这地还没起沙子。前半天,我拉着孩子来一看这个地这样费劲,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怎么会种上,就生起气来,正在心里骂我们当家的,撒下大人孩子不管,你就来了。我那时一看见你们这当兵的就火了。”

    我问:“他走的时候没告诉你?”

    她狠狠地说:“人家会告诉咱,头一天晚上,人家说去报个名,一去就没回家。第二天,我到区里去给人家送衣服鞋袜,人家还躲着不见哩。”

    我一听她这样说,想起自己从军的事,笑了。那一年,我们全村的青年抗日先锋队说到村外开会,排上队就去参加了学兵营,家里人听见,急了,母亲们说:“你们再到家里睡一夜再走,没人拉你们啊!”可是我们谁也不听,头也不回跑了。第二天,媳妇们也凑了一队,仗着胆子,给我们送衣服,我们藏起来,叫她们放下回去。她们说:“只是见一下,谁拖你们的尾巴哩。”可是我们死也不见。

    我喝了几口水,就又开始翻沙。在挑的时候,女人已经拿起铁铲,替我装筐。她看我能挑那么重的东西,就问:“你在家里也种地?”

    我说:“种地,我有三亩菜园子。”

    她又问:“家里有大人孩子吗?”

    我说:“有,一个老婆,一个女孩子,今年六岁了。”

    她惊异地看了看我,又叹了一口气说:“都是这样的吗?你就不惦记你的大人孩子,她们在家里不骂你呀?”

    我说:“她不骂我。今天才从我们家乡来了个人,她还指口信给我,说好好抗日,不要想家,你抗日有了成绩,我和孩子在家里也光荣,出门进门,人家都尊敬。”

    我说到这里,那女人脸红了一下,她说:“呀你家里的进步!”

    我说:“我们那里有敌人,村边就是炮楼,她们痛苦极了,她恨敌人,就愿意我在外面好好抗日。”

    女人说:“有人给她种地吗?”

    我说:“家乡来的人说:一到春天,不用她说话,就有人给她种上了;一到该锄苗的时候,不用她说话,就有人给她锄去了;秋天,她的粮食比起别人,早打到屯里。我们八路军的弟兄,比亲弟兄还亲,他们在那里驻防,打敌人,知道我不在家,就会替我去种上地,照顾我的大人孩子,和我在家一样。”

    这时候,这女人才真正眉开眼笑了,她说:“刚才我还觉得辛苦你,自己不落意,这样一说,你和我们当家的是一家人,他要住在你们村里,也准得给你家里去帮忙吧?”

    我说:“一定,我们八路军就是这样一个天南海北的大家庭。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用惦记他,他也就不再惦记你们了。”

    这时候,女孩子跑到那小枣树下面,伸手去够那枪,又回过头来望望我,望望她母亲。我放下担子过去,哄着她穿上我那军装上衣,系上皮带,把枪放在她那小手里,那孩子就像一个小战士一样,紧紧地闭着小嘴。对面的母亲,响亮地笑了。

    一九四四年

    (摘编自《孙犁全集》第一卷,有改动)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的只是山乡日常的田间劳作,却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艺术地表现了同仇敌忾抗击日寇、团结互助的时代精神。 B . 小说注重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我”因挑沙土费劲,想到家里菜园出产大够妻女吃的,表现了作为战士的“我”的人情味。 C . 惟妙惟肖的对话描写,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色之一。作品通过“我”和“她”的对话,表达了抗战家属对抗日大家庭的理解。 D .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拿“我”高高兴兴为抗属挑沙子,与“她”因丈夫参军不能干地里活而满腹抱怨作对比,突出了主题。
    2. (2) 这篇小说运用了双线结构,这两条线索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3. (3) 小说以“山里的春天”为题有什么好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